河南省人民醫院中原急診ECMO救治中心成立!“生命救治重器”全天候護航
12月14日15時40分許
河南省人民醫院急救站
調度臺的電話
響起一通急促的鈴聲

“鄭東新區黃河路與眾意西路交叉口
西北角有人暈倒
可能是胸口痛,
請立即安排急救人員前往。”
河南省人民醫院(11號)急救站
立即派出救護車出診
伴隨著救護車的警報聲
一場院前ECPR(體外心肺復蘇)演練
正式啟動!
01
驚心動魄
此次演練
所有參練的急救人員
事先均不知情
模擬的事發現場
也是考核組直到
演習開始前才臨時確定
目的只有一個
力求真實!

接到出診任務后,一線值班的醫生、護士、司機和急救員,整理裝備迅速出發,5分鐘后便火速趕到了事發現場。
途中,急救人員詳細詢問患者病情,根據病情變化考慮為心跳驟停,電話指導求助人給予患者胸外心臟按壓,為搶救患者爭取時間。

與此同時,急救人員將患者基本情況上報指揮中心,請求ECMO小組立刻支援。

抵達現場后,急救人員立即對患者搶救。經過初步檢查,患者無自主呼吸,頸動脈無搏動,仍然處于心跳驟停狀態。

急救人員立即為患者進行心肺復蘇儀上機、建立骨髓腔輸液通路、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急救藥物應用,定時判斷患者自主循環恢復情況。


接到出診求助后,值班的ECMO小組成員從急診搶救、急診ICU病區迅速集結,攜帶ECMO等設備于15:59出發,16時05分抵達事發現場。




經過評估,患者符合ECMO上機指征,給予雙側腹股溝區消毒、鋪巾、便攜式超聲引導下穿刺植入ECMO插管,與事先預充好的ECMO循環管路連接。


16時40分,ECMO順利運轉!



16時50分,患者被順利轉運到河南省人民醫院急救中心,團隊成員迅速將患者轉運至搶救間復蘇室,過床、轉換呼吸機、調整各儀器參數、交接病情、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進行下一步治療。
演練結束后,參加演練的醫務人員及時進行復盤,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制定改進措施。

這是我院急診醫學科
今年舉行的第二場院前ECPR演練
本次演練最大的特點就是
不預設時間、地點、腳本
充分體現了
突發、緊急、真實的效果
急救人員把演練當實戰
配合默契、有條不紊、操作精準
同時
在逼真的環境中
也暴露出了救治細節上的不足
鍛煉了隊伍
達到了演練的效果。
02
“生命綠色通道”駛向院前
為何要花費如此大精力
去模擬真實的急救現場?
這是因為
ECPR(體外心肺復蘇)
可以使心臟驟停患者
出院生存率及神經功能恢復率
顯著提高
而ECMO能否
在最短時間內成功上機
直接關系到ECPR
能否成功開展
關系到心臟驟停患者
能否恢復良好的神經功能

12月1日
省醫急診醫學科正式成立
中原急診ECMO救治中心
這標志著將ECMO技術
向院前急救全面延伸
急診醫學科獨立開展
ECMO技術近三年來
不斷實現突破
成功挽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
ECPR救治成功率達全國先進水平
ECMO小組負責人楊蕾介紹說:
ECMO技術在急診搶救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把ECMO技術全面延伸至院前,尤其是在復雜的院外環境實施精準及時的ECMO上機,是全省急救領域的一項創新,也是對急救人員的巨大挑戰。

如今,急救團隊在出診途中,只要判斷患者發生了心臟驟停,就會立刻請求ECMO支援。“無論患者最后是否用到ECMO,ECMO團隊都會全程守護在患者身邊隨時待命。
“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急診醫學科主任秦歷杰說。

日常救治資料圖
為此,科室專門成立了ECMO小組。為保證院前ECMO團隊3分鐘出診,分布于急診醫學科不同病區的、受過專業ECMO技術培訓的人員全天候值班,隨時準備開展各種危重癥患者ECMO救治,進一步縮短ECMO上機時間,提高急診危重癥患者救治成功率。
同時,科室還不定期組織各類培訓和演練,不斷強化急救人員ECMO操作的業務熟練程度和急救團隊的協同配合能力。
中原急診ECMO救治中心成立后,省醫還將在全省急診專業內開展ECMO技術的培訓,向基層醫院傳授技術,逐步將ECPR技術向基層普及,以創新變革新思路為急診醫學注入生命力,推動全省乃至全國急診急救事業發展。
什么是ECMO?
體外膜氧合(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術,是將患者靜脈血由離心泵(人工心)引流至體外,經過膜式氧合器(人工肺)氧合和二氧化碳排除后回輸患者體內,起到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肺功能作用,為原發病治療爭取時間的一種技術,被稱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救命神器”等。
ECMO有哪些適應癥?
1.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驟停
2.各種原因引起的嚴重心源性休克,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臟術后等;
3.各種原因引起的嚴重急性呼吸衰竭,如嚴重ARDS、肺栓塞、哮喘持續狀態、肺移植患者的過渡等;
4.各種原因引起的嚴重循環衰竭,如感染性休克、大面積重度燒傷、藥物中毒、溺水、創傷等。
24小時急救聯系方式
19103710120(專線)
0371-65999120

掃描二維碼,可用手機閱讀此文章